以用促學,以學助用——“基于‘産出導向法’的英語教學與研究”

發布者:朱貴達發布時間:2019-07-25浏覽次數:3797

随着“産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簡稱POA)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關注着該理論的研究成果,并希望将其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為了促進教學方法的應用與創新,提升教學效果,7月18—19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共同舉辦了“基于‘産出導向法’的英語教學與研究”的研修班。本期研修班特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張伶俐教授、北京化工大學邱琳副教授、北京體育大學孫曙光副教授、北京工業大學陳浩副教授、山東大學闫秋燕副教授,向來自全國的近400位教師講解了“産出導向法”的理論體系、教學流程、課堂實踐、教學研究等方面内容。


1.jpg

研修現場


外研社高等英語教育出版分社社長助理任倩主持了本次研修班,在開幕式上,任倩提到,今年是外研社成立40周年。40年來,外研社砥砺奮進,與每一位外語人并肩前行,基于時代使命和教師發展需求設計研修班,推動教師發展。2019年外研社暑期研修班的主題是“責任、境界、智慧”,共包含骨幹班,大英、英專、高職教學研修班,多語言研修班等30期。作為今年暑期研修班的第一期,本期研修班基于POA的教學與研究,探索教學方法創新與發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效果,助力一線教師提升理論素養,優化教學實踐,促進教師發展。


2.jpg
高英分社社長助理任倩


一、把握理論體系

研修首日上午,北京體育大學孫曙光副教授介紹了POA理論體系。她闡釋了POA産生的動因。POA是文秋芳教授針對大學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學用分離”問題而提出的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外語教學方法。POA的發展曆經不同階段,日臻成熟、不斷完善,具有完備的教學理念、教學假設、教學流程。POA理論的精華在于準确理解“産出場景制導”和“輸入促成産出”兩個關鍵教學理念,并依據産出目标設計“驅動—促成—評價”教學環節。孫曙光老師強調,産出目标、場景設定、教師作用、教學流程是POA的特色。


3.jpg

孫曙光副教授


二、理順教學流程

随後,北京化工大學邱琳副教授以《新一代大學英語》(發展篇)第2冊第四單元“Kindness and Indifference”為例,詳細闡釋了圍繞産出目标“描述Kitty案件”開展的“驅動—促成—評價”教學流程。驅動環節,教師呈現具有交際真實性的産出場景,學生嘗試具有認知挑戰性的産出任務,教師指出産出嘗試中的不足、解釋學習目标。促成環節,教師基于“漸進性”“精準性”“多樣性”促成原則指導促成活動設計,分享了自己促成設計的理據和思路。評價環節,教師遵循“課前—課中—課後”的評價流程,針對學生産出文本中“動作類細節描述不足”的典型問題開展了師生合作評價。


4.jpg

邱琳副教授


三、助力課堂實踐

中國地質大學張伶俐教授、北京化工大學邱琳副教授和北京體育大學孫曙光副教授分别就POA教學流程中的驅動、促成和評價三個環節,展開了詳細講解和案例示範。為了幫助一線教師了解POA的教材資源,山東大學闫秋燕副教授介紹了《新一代(提高篇)》的教材編寫理念和教材資源體系。

張伶俐教授首先介紹了《新一代(發展篇)2》第七單元的基本内容,之後主要聚焦驅動環節的課堂實踐,包括設計理念、教學步驟、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呈現具有交際真實性和話題挑戰性的産出場景;接下來,學生嘗試産出任務,從而意識到自己在内容、語言和結構方面的不足,産生學習欲望;最後,教師闡述本單元功能目标和語言目标。


5.jpg

張伶俐教授


邱琳副教授沿用該單元産出目标,主要聚焦促成環節。她從促成的基本概念、促成有效性、促成設計實操三方面展開。促成是指教師為幫助學生實現産出目标而設計的系列促成活動,有機融合輸入性和産出性活動,促進内容、語言、結構的學習。促成要遵循語言學習規律、體現認知發展特點。邱琳老師進一步解釋了三個促成有效性标準及其操作性原則,并結合該單元産出目标“演講稿寫作——就安樂死合法化發表你的觀點及其理據”,介紹了從“概括已有理據”、“拓展新理據”、到“開展立論和駁論”的漸進性、精準性、多樣性促成設計。

孫曙光副教授詳細解讀了POA中的師生合作評價(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簡稱TSCA),即課前教師選擇評價焦點和典型樣本,并對樣本進行詳批,課内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根據評價焦點合作評價樣本,課後進行自評或互評+機評。需要注意的是,評價焦點不宜過多,選擇焦點時應貼合典型性、漸進性、可教性和系統性四項原則,強調以評為學,以目标導向的聚焦型評價。随着評價理論原則的不斷發展,TSCA取得良好的效果與反饋。

随後,作為《新一代》系列教材主編之一,闫秋燕副教授詳細闡釋了《新一代(基礎篇)(提高篇)》如何體現POA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流程。同時,闫老師介紹了《新一代》豐富的配套資源,包括提供教學建議的教師用書、課文及技巧講解的微課、交互式課件、試題庫,以及U校園智慧教學雲平台和外研随身學APP等諸多線上資源。根據這些教學材料,闫秋燕老師建議在教學中可開展混合式教學,将課文與練習相融合,實施師生合作評價等。此外,闫老師強調,根據實際學情,教師應該适時調整産出目标,創造性改編和設計促成活動,合理設計評價方䅁。


6.jpg

闫秋燕副教授

7.jpg

參會教師與專家交流


四、促進教學研究

研修第二天,北京工業大學陳浩副教授闡述了辯證研究範式(Dialectical Research Paradigm,簡稱DRP)的理論框架,包括哲學立場、系統問題、研究目标和研究流程。在POA的發展曆程中,傳統研究範式無法解決優化理論、優化實踐、優化诠釋三重研究目标,在這個背景下,文秋芳教授提出了DRP。DRP的哲學立場包括本體論和認識論,本體論是唯物辨證法的聯系觀、發展觀和差異觀,認識論主張理論與實踐存在辯證統一關系;DRP适用的系統問題具有現實性、複雜性和關鍵性;DRP的研究目标包括理論、實踐、闡釋三重目标;DRP研究流程包括學習借鑒—提出理論—實踐理論—反思闡釋,研究流程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四個步驟相互關聯,研究流程不斷循環,疊代推進。

8.jpg

陳浩副教授


随後,邱琳副教授和孫曙光副教授分别以具體的研究案例展示了DRP在外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邱琳副教授從研究問題、範式、流程與研究結論四個方面介紹了POA促成環節的辯證研究。孫曙光副教授則從評價環節的角度,探讨了TSCA理論與實踐的辯證互動。


五、教案設計,學以緻用

為了貫徹POA在教學中的應用,本期研修班特别組織了POA教案設計實踐活動和評比,要求參班教師以《新一代(提高篇)》的一個單元為樣本,設計POA教學。彙報内容包括整體教案設計和具體針對驅動、促成或評價環節的教案設計。參班教師熱情高漲,在有限的時間裡呈現了精彩的彙報,現場反應熱烈,也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評價及切實可用的建議。

9.jpg

POA教案設計實踐活動

10.jpg

教師進行大班彙報


研修第二天下午,POA團隊與參班教師分享了POA實踐過程中的困難、成長與收獲,并對POA實踐新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提出了POA與優質學科相結合,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建議。幾位專家的分享真摯懇切,建議實用中肯,極大地激發了參班教師投入POA教學與研究的積極性。

經過兩天的研修,參班教師不僅對POA理論框架有了深入了解,也對POA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有了全面認識。我們相信老師們一定會帶着研修所收獲的啟發和鼓舞,投身到POA教學實踐和研究中;我們也相信随着POA實踐的不斷推廣,POA理論也會不斷優化和完善,為中國的外語教育帶來發展新契機。與此同時,外研社也将一如既往,以豐富的教研資源和專業的研修服務為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國外語教學改革與外語教師專業能力提升不斷做出貢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