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bv文件
徐工院人發〔2024〕14号
關于印發《伟德bv中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方案》的通知
各部門、各學院:
《伟德bv中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方案》已經校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伟德bv
2024年9月25日
伟德bv中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方案
教師發展是學校發展的基礎,高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是新時期高等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和保障。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精神,根據教育部等五部門《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教師〔2018〕2号)和省教育廳《關于加強高校基層教學組織建設促進教學能力提升的指導意見》(蘇教高〔2022〕1号)《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落實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的戰略部署與發展規劃,引導教師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潛心教書育人,提升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學校決定實施“中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程”,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課堂教學質量,強化教學技能提升。不斷深化教學改革,落實“學生中心、産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教師将教學技能提升與自我修養相結合,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踐行教育家精神,争做心懷“國之大者”的“大先生”。
二、建設目标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遵循教師專業發展的内在規律,按照分級負責、分類培訓、系統培養的原則,堅持學校引導與學院落實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個案指導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操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對全體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創新、教學研究、教學評價、教學反思以及實習實訓指導等方面能力進行全方位培訓培養,以全面提升全校教師的整體教育教學水平,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教風優良、勇于創新、樂于奉獻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三、實施範圍
承擔我校本科生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教學任務的45周歲以下的教師崗教師和輔導員。
四、主要措施
按照“四有”好老師标準,圍繞學校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應用型大學奮鬥目标,充分依托校内外優質資源,多措并舉,整體提升師德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基礎素養、技能技巧、創新發展到團隊引領四個層次進行定向培育與重點支持,幫助新進教師“站上”講台、青年教師“站穩”講台、骨幹教師“站好”講台,促成教學名師養成“引領”講台。
(一)加強師德師風教育
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落實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引導教師自覺遵守《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伟德bv教師教學工作規範》等規定。加強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監察監督,強化師德考核,使廣大教師秉持“三個牢固樹立”,争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踐行“四個相統一”,培育教育家精神,成為具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與良好的職業風範的“大先生”。
(二)加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
進一步完善教師教學發展的規劃、培訓、評價與服務體系,形成有序開展教師培訓、教學改革、研究交流、咨詢服務的長效機制,為教師發展提供專業化的指導、服務與支持,促進教師專業水平、教學能力的提升。建設校本培訓專家庫和教師培訓資源庫,設置教師教學發展專項教研項目,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與教學創新實踐。
設立教師發展“學分銀行”,實施教師教學培訓學分制度。建立教師電子檔案,通過參與各級各類校内外培訓、教學工作坊、國際合作培訓、教學競賽、教學沙龍、教學示範、公開課等教學專題培訓活動可獲得培訓學時與學分,使教師培訓工作系列化、系統化、全員化,促進教師終身學習與職業發展。教師參加學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服務平台的在線課程學習與線下培訓活動,考評合格可獲得繼續教育學時,學時可認定為徐州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共科目學時,作為教師職務評聘的參考依據之一。
(三)加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分層培養
1.新進教師崗前校本培訓項目
組織新進教師開展崗前培訓和入職培訓,幫助新教師盡快掌握高校教師教育教學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熟悉工作環境,了解規章制度,适應工作要求。
(1)實施新進教師崗前和入職統一培訓制度。采取集中培訓、網絡培訓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内容包括校史校情校規、教學基本功、教研和科研方法與實踐、教學交流、教學訓練、實操演練及名師示範、教學觀摩等,對新教師進行學校文化、師德師風、學術道德、教學管理基本制度、現代教育技術等專項培訓,幫助新進教師盡快“站上”講台。培訓後進行考核。
(2)實施新教師助教制度。為新入職教學崗位且高校教學經曆不足1年的,或無高校教師資格證的教師提供教學能力跟進幫扶、指導,通過導師制、助教制、學分制等方式,進行教學基本規範和教學基本技能培訓,确保其上講台前能形成基本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組織管理能力,助力新教師獲取學校教學任課資格。
(3)實施新入職教師教學準入制度。青年教師進校後在未取得教師資格證和學校新教師崗前培訓合格之前不得擔任課程主講教師。經學校考核通過後,方可獨立承擔課程教學任務。考核未通過者,可作為輔導教師跟班聽課學習。
(4)實施新入職教師試講評課制度。新進教師獨立承擔課程主講任務前,二級學院須安排試講評課,試講至少15分鐘的課程内容。學院主管教學副院長、導師、教研室(或實驗室)主任、教學督導以及同行教師參加,評課人數不少于5人。試講後現場進行公開評議,幫助青年教師改進教學,并明确給出試講是否通過的結論。對試講不通過的,學院須提供幫扶,直至試講合格。
2.“新手”教師教學幫扶項目
加強對教學困難教師的精準幫扶。經過培訓後對教學工作依然存在困難的教師主動提出幫扶申請時,對其實施精準幫扶與個性化咨詢輔導;對教學質量考核連續3次處于學院末尾5%的專任教師,會同相關二級學院共同幫扶,邀請相關教育教學專家組織開展相關教學診斷,根據把脈結果,開展個性化教學咨詢和教學能力提升支持服務。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設計、教學技能、教學實施等相關研修工作坊,開展優課示範、實踐指導、評估反饋等形式磨課活動,幫助其解決教學工作的困難和盲點,培養其對教學内容的處理能力、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能力、教學組織和評價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與學生溝通交往能力等,切實幫助教師站好講台。幫扶對象如果經曆2個周期的精準幫扶後依然不能站穩講台的,須提交人事處,拟作調崗或調離處理。
3.教學培訓促優提升項目
教學培訓可以傳播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推動教師進行深刻的教育反思與教學研究,從而推進教學改革,同時促進教師提煉教學特色,分享教育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1)名師講壇。邀請校外有影響力的教育教學研究專家和教育教學改革實踐者做客“名師講壇”,講授教學理論、發表教改觀點、傳授教學經驗、演示教學方法,以影響和促進教師教學發展。
(2)教學沙龍(講座)。邀請校内外教學名師和能手與廣大教師面對面交流,一起分享、交流和讨論課堂教學、教學改革與建設的經驗和成果。
(3)教學觀摩。邀請和組織省教學名師、校優秀主講教師、教學競賽獲獎老師代表等講授校内開放課堂和公開示範課,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帶頭與示範作用,促進教師之間教學經驗、教學方法等的學習和交流。近2年進校的教師都要參加示範教學的觀摩,觀摩次數不少于2門次。
(4)教學能力提升專項培訓與工作坊。不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校内外、線上+線下的教學能力培訓與進修,包括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專業及課程建設以及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專項培訓等,根據具體情況,分别采取專項培訓班、工作坊和專題研讨等形式進行;通過選派優秀青年教師參加國内各類教學改革研讨會、課程改革研讨會、專業建設研讨會、教學能力培訓等教學類會議,促進我校教師對教育教學方面的深入理解,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與能力。
(5)網絡學習培訓。組織教師參加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超星教師直播講堂等網絡學習培訓,引導教師把握高等教育發展新動向,洞見教學創新理念,學習教學發展新模式等。
4.教學競賽促優提升項目
對承擔教學任務的中青年教師,實施教學競賽促優提升方案,通過組織開展校、省、國家三級教師教學比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助力教師在教學競賽中更新教學理念、探究教學方法,培養教學學術能力。
(1)微課教學比賽。微課重點考察教師針對特定教學任務,充分、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數字資源和信息化教學環境進行教學設計和實際教學,并将教學的過程制作成為學習資源的能力。微課教學對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師教育信息化水平,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微課教學比賽每年舉辦一次,有學校、省和國家三級比賽。
(2)教學基本功系列比賽。教學基本功系列比賽包括教案比賽、課件比賽、闆書比賽、教學設計比賽、說課比賽等,學校會根據需要不定時的組織比賽,通過比賽加強全體教師對提高教學基本功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促使大家自覺學習、長期堅持,在校内形成比學習、比技能、比發展的良好氛圍,促進教師鑽研業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議進校1年以上的教師積極參加比賽。
(3)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為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着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持續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學校每年都會舉辦一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比賽以“上好一門課”為理念,由随堂聽課、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和教學反思四部分組成。學校根據校級比賽成績擇優遴選推薦優秀教師參加江蘇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省賽每兩年舉辦一次,并遴選推薦優秀選手參加國賽)。建議進校3年以上的教師積極參加比賽。
(4)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為助力“四新”建設,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全力推進高等教育“質量革命”,依據國賽和省賽文件精神,學校每年都會舉辦一屆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大賽以推動教學創新,培養一流人才為主題,主要包括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教學創新成果報告、教學設計創新彙報等内容。學校根據校賽成績每年都會擇優遴選一批優秀作品參加江蘇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省賽每年舉辦一次,并遴選推薦優秀選手參加國賽)。建議進校5年以上的教師積極參加比賽。
(5)優秀主講教師評選。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主講教師是人才培養的骨幹力量。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教師熱愛教學、傾心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書育人,形成優秀人才争相從教、優秀教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面,學校每兩年組織開展一屆優秀主講教師評選。學校根據申報材料、随堂聽課、集中展示情況、教學材料檢查情況、學生評教及同行評教情況進行合議評分确定最終成績,評選出本年度優秀主講教師。建議進校5年以上的教師積極參加比賽。
5.教師教學創新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
加強教學創新研究與改革實踐,培育優秀教學成果。堅持以教育教學研究推動教學改革,以教學改革促進教學實踐,加大教學創新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支持力度,引導教師積極探索研讨式教育教學方式改革與實踐,強化成果總結,培育教學成果,以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指導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高層次教育教學獲獎教師及高水平教學名師養成。力争在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形成一批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成果。
6.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
創新教學團隊建設模式。完善教研室、專業建設團隊、教學團隊、課程課題組等教學基層組織,加強公共基礎課與學科基礎課課程組或教研室建設,充分發揮其常态化開展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研教改研讨等活動的工作機制優勢,以師德師風建設、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教學改革成效、課程建設成果、課堂教學效果等為抓手,定期開展教育教學研讨,提升教師素養與教學質量。發揮教學名師和學科專業帶頭人的傳、幫、帶作用,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定期表彰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示範單位和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五、政策支持與保障
(一)組織保障
校院兩級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教學督導組要承擔起指導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工作的職責,定期研究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發展問題,參與相關工作。加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配備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培訓咨詢隊伍,組建專兼結合的教學咨詢專家庫,增強教學促進能力和教師發展服務能力,确保實施成效。構建由分管教學工作的校領導、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教務處、人事處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協調機制,負責研究、協調、落實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事項或工作。
(二)經費保障
設立教師教學發展的專項經費,加大對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養、培訓工作的投入力度,資助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創新。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各學院要按照不同層次和規模情況,統籌安排一定的教師教學能力培養、培訓專項經費,促進教師成長。
(三)機制保障
建立和完善教學激勵機制。将教師教學情況與職稱評聘、評優評先和職務晉升挂鈎,将教師的教學工作業績與其年度工作考核挂鈎,改革教學工作考核辦法,将教學工作質量納入年度工作考核,營造優質優酬、多勞多得的良好競争機制。
(四)體系保障
建立校院兩級教師教學發展培養培訓體系,充分發揮各教學單位對教師教學發展的主體能動作用,科學制定培訓培養計劃,使各教學單位的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與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方案能緊密銜接,形成校院兩級教師教學培訓活動的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的良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