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思考 創新實踐 指引大學外語教學新發展——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與人才培養

發布者:劉薇薇發布時間:2020-05-11浏覽次數:944

        5月10日,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外研在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智慧講壇”大學英語分講壇順利舉行。

       10日上午,在“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與人才培養”專題講壇中,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及外語教育界專家着眼大學外語教育的發展方向、師資培養、教學模式、課程育人等方面,解讀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新理念,指引人才培養新路徑。

 

       新時期大學外語教學的若幹思考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副校長何蓮珍教授深入分析新時期世界發展、高等教育變革,以及外語教學的“變”與“不變”,提出大學外語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戰略見解,為高校在時代發展浪潮中準确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指引方向、點明路徑。

何教授指出,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中交織着深刻的變與不變。當前,高科技發展迅速推動高等教育轉向學習2.0,産生教與學互動新空間,形成由師、生、機器組成的數字化學習生态系統,重構師生關系,在教學環境、主體、方式、階段等各方面都将掀起新一輪學習革命。

       中國正在加快教育現代化的步伐,大學外語的課程定位、教學方式、評價方式、課程資源等都在發生變化,高校應積極響應、協同調整,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兼具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家國情懷的外語人才這一教學目标應始終如一。因此,大學外語教師要有更大作為,要思考建設什麼樣的大學英語課程、如何建設這兩個關鍵問題。

       何教授指出,大學外語教學需處理好國家戰略需求與學生個人成長需求、工具性與人文性、通用英語與專門用途英語、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教學與測試這五對關系,從而在大變局中推進教學改革,培養高質量外語人才,實現教育強國與人才強國。

       跨城跨校外語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的建設

       北京外國語大學文秋芳教授闡釋了跨城跨校外語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簡稱PLC)的建設,為新時期大學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提供路徑。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保證教育質量、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保障,PLC建設既具重要性,又有豐富的理論基礎,融合了中國教育傳統智慧與國外理論精華。在過去10年間,文教授共發起建設了同校同語、同城跨校同語和同校跨系不同語三種類型PLC,在教學、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喜人成果,推動了近百名教師教學能力、教學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全面發展,其成果也惠及全國教師,實現共同交流與發展。

       基于PLC建設實踐的反思和豐富經驗,文教授計劃在未來10年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課堂教學為場域,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的,以産出可見成果為導向,以實踐與研究“産出導向法”為抓手,借鑒理科研究經驗,建設新型跨城跨校外語教師PLC,推動建設符合國家和時代要求的“四有”教師團隊。文教授希望跨城跨校外語教師PLC能夠取得豐碩成果,為大學外語教學改革和外語教育理論走向世界做出積極貢獻。       

       關于疫情防控對大學外語類在線開放課程形成倒逼建設機制若幹問題的思考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揚州大學副校長俞洪亮教授通過分析疫情防控對大學外語在線開放課程形成的倒逼建設機制,為高校創新教學模式提出建議和指導。

       俞教授指出,大學外語線上教學形式已呈多元化,模式趨于常态化,高校外語教師應轉危為機,将危機轉變為機遇的前奏。通過盤點教學管理者、學生和教師所關注的外語線上教學問題,俞教授提出主動求變,倒逼一攬子課程建設機制,形成包括思想、理念、内容、方法、技術、标準、評價、範式等在内的一整套改革方案。疫情防控是改變和夯實教育理念的最大契機,大學外語應關注在線課堂的教學質量、強化教師發展新内涵、發揮“互聯網+教育”“智能+教育”優勢,持續創新教學模式,為課堂革命貢獻大外智慧。

       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張文霞教授從政策解讀和實踐思考兩方面入手,指導新工科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

       張教授指出,新工科是高校教學改革的“先手棋”,其特征是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旨在培養未來技術創新和産業需求的拔尖人才與産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大學英語教學應借力新工科建設與發展,有機融合工具性、人文性與科學性三大屬性,融合理念、内容與模式,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提高大學英語課程定位,加強大學英語課程建設,挖掘大學英語教學對新工科人才培養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教師應強化學科功底,不斷學習、提升專業素質,提高教學質量,達成以言行事、以言立人、以言喻理的目标,貫徹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混合式教學對外語課程思政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南大學伟德bv院長劉正光教授在剖析混合式教學與課程思政本質的基礎上,強調二者的契合,為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劉教授指出,混合式教學是人才培養理念和路徑,滿足新時代發展的新需要和必然要求,其成功的關鍵是建立學習共同體和開展合作式學習;培養能夠弘揚優秀文化、具有時代精神的外語人才是課程思政的内涵。混合式教學在育人理念、目标、環境和路徑等宏觀層面與課程思政高度契合,因此,教師應轉變人才培養和課程教學理念,克服路徑依賴和曆史依賴,創設并持續優化學習共同體,實現立德樹人、課程思政與混合式教學的邏輯一緻與統一,推進課堂革命,構築教育高地,培養有格局、有視野的外語人才。

       本期“智慧講壇”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浙江大學梁君英教授主持。梁教授代表教指委對全國大學外語教師疫情期間攻堅克難、保質保量完成教學工作表達敬意,對五位專家高屋建瓴的見解和開拓創新的指導表示感謝。       

       10日下午,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一流課程建設”專題講壇中,五所高校分享了改革寶貴經驗,詳情請持續關注本公衆号後續報道。

       本期“智慧講壇”在Unipus U講堂外語教師發展智慧平台播出。平台立足促進教師發展、提升教學質量、培育時代人才的目标,秉承“教研一體、專業發展”的設計理念,為外語教師個人和院校機構提供立體化、一站式的教師發展智慧解決方案,全面提升外語教師的教學力、科研力和創新力。


Baidu
sogou